众达教育-职业教育培训机构!人力资源师,会计从业证,心理咨询师,公共营养师,理财规划师考试培训与报名。

 

众达教育培训机构咨询热线:400-007-4766
当前位置: 主页 > 心理咨询师 >

心理咨询师辅导判断正常与异常的心理活动的三项原则

时间:2013-04-12 11:56来源:未知 作者:众达教育 点击:
心理咨询师 辅导判断正常与异常的心理活动的三项原则: (1)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的统一性原则 ①因为心理是客观现实的反映,所以任何正常心理活动和行为,必须就形式和内容上与客观环境保持一致性。不管是谁也不管是在怎样的社会历史条件和文化背景中,如果一

  心理咨询师辅导判断正常与异常的心理活动的三项原则:

  (1)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的统一性原则

  ①因为心理是客观现实的反映,所以任何正常心理活动和行为,必须就形式和内容上与客观环境保持一致性。不管是谁也不管是在怎样的社会历史条件和文化背景中,如果一个人说他看到或听到了什么,而客观世界中当时并不存在引起他这种感觉的刺激物,那么,可以肯定,这个人的精神活动不正常了,他产生了幻觉。

  ②一个人的思维内容脱离现实,或思维逻辑背离客观事实的规定性时便形成妄想。这些都是观察和评价人的精神与行为的关键,称为同一性(或统一性)标准。人的精神或行为只要与外界环境失去统一,必然不能被人理解。

  ③在精神病学临床上,常把“自知力”作为是否有精神病的指标,其实这一标准已涵盖在以上标准之中。“无自知力”或“自知力不完整”,是一种求助者对自身状态的反映错误或自我认知统一性原则的丧失。

  (2)精神活动的内在协调一致性原则

  人类的精神活动虽然可以被分为知、情、意等部分,但它自身确实是一个完整的统一体,各种心理过程之间具有协调一致的关系,这种协调一致性保证人在反映客观世界过程中的高度准确和有效。比如一个人遇到一件令人愉快的事,或是对痛苦的事做出快乐的反应,就可以认为他的心理过程失去了协调一致性,转为异常状态。

  (3)个性的相对稳定性原则

  每个人在自己长期的生活道路上都会形成自己独特的个性心理特征。这种个性特征形成之后具有相对的稳定性,可以把个性的相对稳定性作为区分精神活动正常与异常的标准之一。在没有重大外界变革的情况下,也要怀疑一个人的精神活动是否出现异常。比如一个用钱很仔细的人突然挥金如土,或者一个待人接物很热情的人突然变得很冷淡,如果在他的生活环境中找不到足以促使他发生如此改变的原因时,就可以认为他的精神活动已经偏离了正常轨道。

(责任编辑:admin)
------分隔线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栏目列表
推荐内容
在线客服